标题:上海厂房装修新风貌:工业风与现代化的完美融合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厂房已不再是单纯的生产空间,而是城市文化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正以其独特的方式赋予老旧厂房全新的生命,将工业遗迹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打造出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工业风与现代化并存的新型空间。从历史建筑的保护性改造到创意园区的兴起,上海厂房装修的新风貌不仅展现了城市更新的无限可能,也成为了探索城市复兴路径的典范。
位于南外滩的老码头创意园,其前身是上海油脂厂老厂。2007年的初次改造保留了22栋老建筑的原貌,融入了“石库门”建筑特点和现代时尚元素,形成了集餐饮、零售、创意办公、休闲于一体的产业园区。2019年的第二次改造更是将其升级为国际一流商业文化综合体,以高端白领和国际商旅者为目标客群,同时服务于周边社区。通过拆除临街点封闭立面、增设开放空间和景观设施,老码头实现了空间的优化利用,成为充满活力的商业与文创办公区。
长宁幸福里由原上海橡胶研究所改造而成,定位为集创意办公、文化艺术产品展示及商业休闲等多业态于一体的综合型产业园区。改造过程中,设计师在保留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翻新和现代化处理,利用空中连廊和悬挑平台等手法对空间进行立体诠释。拆除围墙后形成的“一”字型开放式街区商业,不仅为租户提供了便利,还吸引了外部客流,提升了园区人气。目前,该项目出租率办公为100%,零售达90%,已成为文化产业园区的成功案例。
船厂1862的前身是始建于1862年的上海祥生船厂厂区,由日本建筑师隈研吾主持改建。改造后的船厂保留了老建筑结构及砖块的历史感和工业感,并通过加层让空间得以有效利用。如今,这里已成为一个包含艺术剧院、画廊、艺术品商店等业态的时尚艺术商业中心,成为承载上海潮流复兴的新地标。
三邻桥体育文化园由上海日硝保温瓶胆厂改造而来,定位为上海首家体育文化产业园。园区内设有体育运动、文化艺术、活力市集和配套商业四大板块,集合了健身、搏击、篮球等多种体育活动,以及文化艺术体验和培训。项目通过挖掘运动前后的消费价值,实现了“体育生态完善、多元产业集聚、社区邻里相融”的目标,开创了新型多元化共建创意社区的先河。
上生新所由孙科别墅、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等历史建筑以及多栋工业改造建筑组成,自2016年起进行更新改造。项目从空间、文化、内容三个维度进行升级,对历史建筑进行最小干预的修缮,保留历史面貌,同时引入金融、文化和多媒体等行业企业,全方位涵盖工作、娱乐、生活和文化需求。上生新所已转变为公共开放的公园、商业活动、办公产业及文体空间于一体的“7X24小时开放街区”,成为符合市民生活需求的新型城市活力社区。
上海·力波中心是力波啤酒厂转型升级的重点项目,占地30万平方米,分东西地块建设。项目采取“留改拆”原则,打造出集商业餐饮、商务办公、租赁式住宅、综合娱乐、绿地休闲、文化体验等核心功能于一体的产城融合综合体。其中东地块涵盖花园式独栋办公、5A甲级写字楼等多种业态;西地块则在保留原有框架的前提下进行整体修缮和改建,打造成具有上海品牌记忆的文创园。焕新归来的园区保留了60米高的烟囱、14米高的锅炉房等具有80年代海派工业风建筑特色的元素。
上海厂房装修的新风貌是工业风与现代化完美融合的典范。从老码头创意园的华丽蜕变到长宁幸福里的开放式街区商业,从船厂1862的时尚艺术商业中心到三邻桥体育文化园的全龄化体育服务综合体,再到上生新所的新型城市活力社区和上海力波中心的产城融合综合体,这些成功案例无不展示了上海在城市更新和厂房改造方面的卓越成就。未来,随着更多老旧厂房的焕发新生,我们有理由相信,上海将继续引领工业遗存用地的高质量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之路。